搜索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AI之下,普通人的出路在哪里?
返回

AI之下,普通人的出路在哪里?

浏览次数:251 分类:新闻动态 分类:新闻资讯

AI发展势不可挡,由此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思考。无论是司机、快递小哥、流水线工人、服务员,还是教师、医生、程序员,在未来十年都可能会被机器人替代,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当AI可以处理所有事情时,我们普通人还能干什么?
 
行业规模巨大
 
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数据,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
 
《2024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数据也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全球AI企业数量接近3万家,其中美国占全球的34%,中国占全球的15%。在中国,具体到城市层面,全国已通过网信办备案的大模型产品共计166个。
 
应用场景广泛
 
当前AI大模型“百花齐放”,人工智能在不断更新迭代中越来越智慧,越来越贴合实际,不仅能生成图文、修改代码、充当翻译,还能做家务、搬重物,在通信、工业、餐厨、物流等行业应用场景广泛。
 
在通信中,AI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通信助理可以智能识别来电并主动代接,不仅能够帮助用户防范骚扰电话,更能全程速记并推送通话内容;AI摄像头为家庭提供智能守护和陪伴,为社区提供火情和电动车识别等一体化消防服务,为景区提供智能语音播报等防溺水提醒;‌AI驱动的聊天机器人和虚拟助手可以提供二十四小时的客户服务,‌解答问题,‌处理投诉,‌并分析客户沟通中的情感,‌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在工业领域,AI也在逐渐替代流水线工人。丰田开发的生成式AI技术在设计阶段就融入工程参数,实时控制质量,优化库存管理,实现供应链和生产流程的优化;代替工人从事焊接等风险性工作,精准又安全;利用算法进行货物分拣,定位迅速并选择最优路径到达;设计服饰、装修,具有创造性的同时,又不失实用性;缩短药物研发的周期,让更多创新药加速问世。
 
在教育领域,复旦大学率先做出示范。复旦将在2024-2025学年推出至少100门AI领域课程,加快科学智能创新生态构建,打开AI+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据悉,这一轮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模式改革被称为“AI大课”。
 
在厨具行业,美的厨房顺德工厂基于AI算法+工艺仿真,将订单交付周期缩短了53%,参数调整时间缩短了34%……
 
另外,现在一线城市已经推出了无人驾驶的公交、出租车;京东等电商、物流公司开始用的机器人快递小哥;餐厅的机器人服务员,AI无处不在。
 
这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意味着将有无数人下岗。
 
人工智能来临之后,最先淘汰的是单纯依靠体力劳动的流水线工人,但是这一场风暴,无人能幸免。
 
就像在前几年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就解雇了6万人,流水线换成了机器人;而且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的制造业都将变成无人化的工厂。
 
刘强东之前在接受采访时就透露:京东在未来12年会实现全面的技术化,这其中包含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这就意味着京东所有的业务都不需要人工或者说只需要少部分的人工。
 
某汽车生产工厂启动数智化改造后,年产能30万吨的大厂,过去一条生产线班用工17人,现在两条生产线班用工仅7人。
 
当AI席卷各个行业时,当大部分岗位被AI替代时,我们普通人又该何去何从?
 

点击取消回复

    分类

    在线客服x

    客服
    顶部 回到顶部